君茂周度观察(2020.08.02)

仇晓光、陈晓燊   2020-08-02 本文章318阅读

一、宏观要闻



本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涨跌不一。7月,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高,均连涨四个月。欧股多数走低,英国富时100指数月跌4.41%。苹果公司市值现达到1.84万亿美元,已超越沙特阿美,重回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宝座。

抗疫常态化、全球经济活动逐步重启、疫苗问世的确定性提升等缓解了全球市场的紧张情绪,而美元的利差优势消失推动美元下行。美元指数再下台阶,跌破93.5,于7月29日触及93.45,刷新2018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事实上,当前美元的下行趋势同2008年金融危机后流动性危机缓解时的情景如出一辙。随着“弱美元”行情开启,人民币有望持续走强,资金也在继续涌入中国资本市场。

由于经济低迷侵蚀企业利润,促使许多美国蓝筹公司暂停或减少股票回购,今年股票回购总额料将下降。自3月以来,近五分之一的标普500公司搁置了回购计划,包括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大型商业银行,它们通常是自己股票的最大买家之一。但是,根据瑞士信贷的计算,迄今为止已公布第二季财报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较上季平均减少0.3个百分点。最新消息显示,美国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继续回购自家股票,甚至加速回购。美联储降息至近零水平以及支持信贷市场的决定降低了公司的借款成本,使它们更愿意将资金余额转向债务。股票回购被视为美股牛市大部分时间里的一个重要支柱。从理论上讲,股票回购对于公司的价值而言是中性的,但是,如果回购超过以股票期权形式发行新股的稀释率,那么流通股的减少将使每股收益增加,这可能推高股价。在欧洲资管龙头看来,这正是帮助美股跑赢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的因素之一。

美国方面,美国劳工部报告称,截至7月25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至143.40万,低于预期的144.50万,但高于前值的141.60万,录得连续第二周增长;此外美国至7月18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连续回落7周后首次录得增加。

美国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升0.8%,预期升0.9%,前值升0.5%;环比升0.4%,预期升0.2%,前值升0.1%;核心同比升0.9%,预期升1.0%,前值升1.0%;核心环比升0.2%,预期升0.2%,前值升0.1%。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于0%-0.25%不变,符合预期;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不变,将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并称“将至少以当前的速度”购买美国国债和机构住宅及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的利率决定。

欧洲方面,德国第二季经济萎缩创历史纪录,因为减缓疫情蔓延而采取的措施导致企业关闭,消费停滞。德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上季度GDP较一季度下降10.1%,为1970年开始有可比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收缩幅度的两倍左右。

德国经济的疲软对欧洲其他国家来说是不祥之兆,这不仅仅是因为德国的经济规模,因为德国占欧盟GDP总量的五分之一。德国制造商也与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和东欧紧密结合。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其他欧洲经济体将于明天公布第二季经济数据,预计将出现更严重的收缩。

国内方面,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7月制造业PMI为51.1,预期50.5,前值50.9;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环比降0.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1603亿元,同比增长-3.1%,相比去年末回落8.5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全国投资增速仍在负值区间,但近期加速回升。上半年已有22个省份投资增速为正值,其中新疆增速最高为28.6%。相比去年全年,新疆、吉林等8省份投资增速呈现加快态势。新疆投资的高增速亦主要由基建投资拉动。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投资规模虽然不大,但成为撬动投资的关键点,多个新基建投资增速超过10%。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9%,相比去年末下降8个百分点。31个省份中,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正的省份个数为26个。相比去年末而言,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的省份仅有9个,占比为30%。而同期基建投资增速加快的省份占比为60%。其中,北京、上海的房地产投资也在加快。如上海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7%,相比去年末回升2.1个百分点。


二、市场动向


(一)市场热点

本周以来,板块轮动的加剧就成为了主基调。一方面说明了多空获利了结盘的加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证综指来到3300整数关口后分歧开始加剧。
在本周前两日的缩量后,近三日明显放量,市场的大幅上涨也将市场人气在逐渐唤醒,不过成交量的不断放量但指数却上演着“过山车”行情,说明短期市场分歧开始加剧,这一点需要着重关注。
近期新冠疫苗研发不断取得积极进展,A股疫苗板块接连大涨的同时,也带动了冷链运输相关概念股的快速上涨。疫苗冷链运输行业存在较高门槛,一旦新冠疫苗成功研发,全球的冷链运输需求会非常巨大,相关企业将面临机遇。业内预估,疫苗研发成功后冷链运输市场的新增量在7.2倍以上。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需要冷链运输的药品销售额约1100亿元。其中,疫苗占比最大,达43%。按照医药冷链运输的费用率为12%来测算,我国医药冷链市场规模约为13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医药冷链行业增速预计接近15%,且具有持续性。但另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属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作为物流领域的分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较晚,行业标准、规范都还不够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较为混乱。


(二)资金流向



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42.57亿元,为连续第3周净卖出。回顾7月份,北向资金先流入后流出,月初连续三日扫货逾百亿,但随后持续净流出,全月合计净买入103.9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96.92亿元。7月全月来看,五粮液、中国中免、贵州茅台分别被净卖出110.51亿元、73.91亿元、38.5亿元;中国平安、格力电器则被净买入64.06亿元、29.93亿元。

截至7月30日,在已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出现了QFII的身影,分别是海康威视、海大集团、再升科技、卫星石化、创源文化、回天新材和双一科技。其中,高盛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大举买入4622.7万股海康威视,位列该股第九大流通股东。实际上,这也是自2019年一季度末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首次有QFII进入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欧洲最大金融控股集团——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则在二季度同时新进三只A股,分别是双一科技、再升科技和创源文化。在不少外资人士看来,伴随股市上涨,A股估值已得到进一步修复,未来企业盈利情况是决定市场行情能否延续的关键因素。瑞银资产就表示,盈利是否能够实现市场对估值修复的预期,是当下的一个风险点,在后疫情时期仍然需要验证,全国工业企业利润率增长的修复情况将是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

近期A股高位波动,沪指3300点附近来回拉锯,市场波动加大,面对市场相对高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力度亦同步增加。此外,由于7月份是全年解禁高峰,减持金额亦同步攀升。Wind统计显示,7月份,净减持金额达726亿元,创一年多以来新高。有343家公司减持金额超过2000万元。从相关公司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减持超300亿元,且有98家公司减持,无论是金额还是数量均位居首位。此外,医疗保健、工业、可选消费、材料等板块减持金额均超过50亿元。立讯精密净减持金额最高,超过70亿元;隆基股份、智飞生物、格力电器、交通银行、卓胜微、兆易创新、三安光电、紫光国微等多公司净减持金额均超过10亿元。

虽然部分公司减持金额巨大,但股价表现却越挫越勇,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从7月份减持金额前三名公司的股价走势和减持公告发布时间点来看,均走势坚挺。此外,多数减持金额靠前的公司,股价走势同样强劲。立讯精密7月份减持超70亿元,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虽随大盘同步回调,但调整几日后再度反弹,当前股价仍处在减持公告时点附近。减持排名第二的隆基股份,减持金额超50亿元,但在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后,股价反而逆市上涨超10%,再创历史新高。减持金额排名第三的格力电器,减持超20多亿,在减持公告发布之后,股价仅随大盘小幅波动,并未见明显下跌。

截至2020年中报,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最大的12家基金公司中,持仓估值最低为东方红、兴全基金,持仓股票的加权市盈率为37.26倍、51.80倍。持仓估值最高的是富国基金、广发基金,持仓股票的加权市盈率为106.46倍、211.02倍。上述持仓估值高低相差最高达6倍。而持仓估值最低的东方红基金,在此轮行情中业绩表现平庸。截至2020年7月28日,最近六个月的净值增长表现上,东方红旗下的权益类基金产品,收益率最高的仅为23%,多只基金产品收益率甚至低于20%。

目前市场上多数基金经理认为,市场风格是否会转向低估值仍需继续观察,中长期而言,科技、医药等高景气度行业仍是首选,大级别的风格转换可能性不大。

7月以来,A股赚钱效应显著,基金仓位已升至今年高点位置。Wind动态仓位的监测结果显示,截止7月30日,在纳入统计范围的3633只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持仓达到了66.68%,较6月底上升1.51%,结束自3月以来的连降趋势。

受中报披露窗口期影响,近期接受基金调研的上市公司较上月同期明显减少。Wind数据显示,基金公司在7月份合计调研了211家上市公司,仅为6月325家的65%。其中,有55家公司迎来今年首次基金调研。美年健康、道道全、美好置业、盛视科技、兴齐眼药、至纯科技、正海磁材、海顺新材、壹网壹创、星徽精密迎来调研基金的数量较多,均超过10家。从所属行业来看,基金公司今年首次调研的55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此外,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子、汽车等行业也分别有超过2家公司接受了基金的调研。


三、买卖方观点


(一)北上资金为何波动加剧?MSCI最新详解

基于陆股通纳入A股的MSCI目前处于观望期,近期港交所推出的SPSA集中管理(Master SPSA)服务,解决了此前MSCI提出的综合交易机制问题,MSCI旗舰指数是否有望扩大纳入A股?MSCI如何看待北向资金近期波动的扩大?未来是否将纳入科创板?试行注册制的创业板会否对现有的纳入造成影响?

7月28日,MSCI中国研究主管魏震向第一财经记者解答了上述问题。在他看来,进一步纳入还需观察SPSA集中管理的运行和客户反馈;尽管首批沪深300杠杆及反向产品上市,代表着A股衍生品更加丰富,但MSCI及其客户仍更希望中国监管层能批准MSCI与港交所计划推出的中国A股指数期货;此外,在交易假期、资金交割周期等问题解决之前,MSCI仍对进一步纳入保持观望态度。

魏震称,短期北向资金波动加剧和外资在A股的持有比例大幅上升有关,短期调仓实属正常。同时,外资普遍感受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加速,目前科创板若要纳入MSCI旗舰指数仍需先进入陆股通名单,而创业板试行注册制并不会影响A股的准入性,因此也不会影响已被纳入MSCI旗舰指数的股票。

四大问题仍有待解决

早在去年11月,中国A股以20%的纳入因子部分纳入MSCI指数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成功实施。当时MSCI提及,对进一步扩大纳入展开公开咨询前,需要解决四大主要问题——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

当前,前两大问题似乎取得了一些进展。

7月9日晚间,港交所宣布,于7月10日推出SPSA集中管理服务,作为进一步服务沪深港通的新措施。SPSA集中管理服务为全新可选服务,将方便基金经理提升沪深港通北向卖单的交易前端监控效率,以及从基金经理层面计算平均价格。

事实上,SPSA集中管理服务就是实现综合交易机制的变通方式。

所谓综合交易机制,这是发达市场基金管理人的通行准则。由于在穿透式监管下,中国境内采取实名制交易,每一个投资者的身份都需要确认。而国际机构所管理的资产组合背后可能有10、100甚至更多账户,在中国的实名交易体制下,就要一个个去做交易,这样每单交易所得到的价格可能都是不同的。在海外,投资者可委托代表人(如基金经理人)在综合交易账户机制下买卖股票,成交后再分配至各投资人账户,这其实体现了海外基金管理人讲究的信义义务,即要使客户都得到最平等的待遇,即一次性交易后再公平划分到每个投资者的账户。

“SPSA集中管理服务可能解决了综合交易机制问题,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MSCI要审核一个机制是否有效,既要看机制是否落地,也要收集投资者的实践反馈。” 魏震对记者表示。

此外,衍生品的问题也仍需解决,MSCI方面仍不认为近期的沪深300杠杆及反向产品能完全满足外资的风险对冲需求。当前,国际投资者可进行A股风险管理的工具仅有新加坡富时A50期货,去年港交所宣布携手MSCI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但这仍有待中国监管批准。当前,国际投资者布局的中国股票已从知名大盘蓝筹不断下沉到中小盘股票,因此仅富时A50期货无法充分满足其套保需求。此外,当前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已可一定条件下参与中国境内的股指期货,但额度有限且只能从事套保交易,同时通过陆股通进入A股的投资者则并无法参与这类指数期货。

魏震称,“我们期待MSCI在港交所的A股指数期货产品能尽快在今年或明年落地,根据我们和投资者的交流,这可以极大满足投资者的风控需求,也会进一步夯实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北向资金波动加大是正常现象

MSCI是基于陆股通的名单来纳入A股,而互联互通机制推进以来,外资加速布局A股。当前,北上资金贡献了A股市场6%的交易量,而2015年该比例仅0.3%;海外投资者目前的A股持有量占流通市值的7%,而2015年时该比例还不到1%。近期,北上资金波动的加剧也引发各界关注。

例如,今年6月19日,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高达约180亿元;7月2日,净流入高达约170亿元,这两天均创出历史单日资金流入较高水平;7月14日,北上资金净流出173.84亿元人民币,刷新历史单日新高;7月16日,北向资金又净流出近60亿元人民币。

对于北向资金的大幅波动,魏震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尽管北向资金中不少是长线布局的大型机构,但是,不论机构和个人都有短期调仓需求。魏震称,截至今年年中,北上资金持有A股仓位达1.7万亿元,短期流出几百亿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持仓量已比较巨大的情况下,调仓需求肯定会有,不可能一直买入持有。

在他看来,在A股市场加速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逐步流入的大势头还是在的。根据MSCI的研究,如果中国继续改善市场准入并解决投资者关注的问题,那么MSCI将进一步纳入A股;若A股被100%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国股市将约占该指数的50%。

此外,新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也受到更多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新兴市场目前约占全球GDP的38%,但在指数的权重仅11%。新兴市场的准入性从1988年以来不断改善,近期沙特市场被完全纳入,中国A股也被部分纳入。新兴市场的演变(例如更聚焦消费)也反映在了行业板块的动能中。此外,ESG投资在新兴市场更为普及,例如MSCI ESG领导者指数(MSCI EM ESG Leaders Index)的表现远超MSCI新兴市场指数。

创业板注册制并不影响当前纳入决策

科创板迎来开板一周年,创业板也即将试行注册制。此前MSCI旗舰指数纳入的A股中已包含了部分创业板股票,注册制会否对纳入产生影响?未来科创板何时能被纳入旗舰指数?

魏震说,当前还没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但MSCI会及时分析注册制的潜在问题。基本上,注册制并不会影响创业板的市场可准入性的条件,也不会影响陆股通的可买卖名单,因此这不会影响MSCI如何筛选股票的方法论。

在证监会同意锋尚文化、康泰医学、美畅新材、蓝盾光电创业板IPO注册后,深交所7月24日表示,将组织发行人和承销商陆续刊登招股文件。这标志着,注册制下创业板发行程序将于本周正式启动。“MSCI也会相应听取海外投资者的意见和经验,并保持和内地监管的沟通,尤其是中国证监会,来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魏震说。

此外,去年11月,MSCI回应第一财经,纳入科创板的前提是科创板先被纳入陆股通名单,在此之前,科创板股票还不会被纳入MSCI旗舰指数。至于何时才会纳入,摩根士丹利此前提及,外资直接参与科创板的通道目前只限于QFII、RQFII,陆股通下的股票名单每年调整两次,调整生效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因此,理论上,科创板要被纳入陆股通名单,最早要到今年12月。


四、热点事件

本节部分内容选自上海证券报

(一)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新解读:首提“国内大循环”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此次政治局会议意义重大,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了调子。会议内容丰富,其中不乏市场关注的热点。

首提“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过,两个循环的说法此前已经被频繁提及。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两个循环”有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供应链结构,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要素市场化改革提振产能活力,但短期内其对经济的带动效果更多体现在促进居民消费意愿、推进有效投资、减税降费释放企业活力等偏需求端的政策。经估算,乐观预期下“两个循环”能撬动3.7%左右的经济增长。

37字阐述资本市场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资本市场,但是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以37字来阐述资本市场: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自2019年以来,关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问题多次在重要会议中提及。

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到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

2019年11月,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改革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

7月1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其中提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

重申“房住不炒”定位

此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相关阐述与4月17日政治局会议相一致。会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强调“精准导向”

与4月17日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在宏观政策方面更强调“落地见效”。比如在财政政策的相关措辞上,提及“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

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

与4月17日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在提出更加灵活适度的同时,首次强调“精准导向”。

“精准”并非新词,今年以来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已提到多次,尤其是再贷款再贴现,以及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6月1日,央行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此次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降准降息。在资金流向方面,除了中小微企业之外,还强调“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

“新型城镇化”纳入扩大内需部分

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与4月17日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政治局会议将“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纳入扩大内需的部分来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内需最大潜力所在和“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来看,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内容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设施建设;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环保设施、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改造、公共停车场等薄弱环节建设;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县城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等。

7月30日和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分内容表述对比。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