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茂周度观察(2020.09.27)

仇晓光、陈晓燊   2020-09-27 本文章312阅读

一、宏观要闻



本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普遍下跌,道指跌1.75%,纳指涨1.11%,标普500指数跌0.63%。主要是冠状病毒疫情、美国总统选举、经济复苏步伐以及下一轮财政刺激政策的疑虑,影响了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有分析认为,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下跌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天气越来越冷,市场担心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数量激增。另外,全球央行刺激政策的影响力是否会减弱也在显著影响市场情绪。

美国方面,美国劳工部隔夜公布的报告显示,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从一周前的86.6万人小幅增加到87万人。总数仍远高于疫情前的峰值,但与3月份的近700万相比已大幅下降。美国8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升0.4%,预期升1.5%,前值升11.4%;扣除国防的耐用品订单环比升0.7%,前值升10.1%;扣除运输的耐用品订单环比升0.4%,预期升1.2%,前值升2.6%;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升1.8%,预期升0.5%,前值升1.9%。

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6.5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此外,1至7月欧盟自中国进口同比增加4.9%,向中国出口下降1.8%;同期,欧盟自美国进口下降了11.7%,向美国出口则下降9.9%。以此计算,2020年前7个月,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二、市场动向


(一)市场热点

本周市场受外围市场影响明显,继上周反弹后,本周却出现单边下行,并且创出了近2个月新低。其中9月25日,A股全天缩量盘整,成交额仅5500多亿元,创5月底以来新低,国庆长假效应再度显现,资金撤退观望的氛围较为浓厚。

近期,光伏产业链反复活跃,其中,HIT电池板块异军突起,多股批量涨停。根据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通知,今年9月底前应完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11月底形成征求意见稿。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则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标,决定新能源装机量的下限。非化石能源最主要的消费形式是各类新能源发电,主要有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相较而言,光伏开发空间更大。从产业链来看,今年下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近期持续涨价。因此相关个股近期在A股市场表现也频繁异动,成为资金抱团的方向,包括捷佳伟创、迈为股份、金辰股份、通威股份等。

(二)资金流向



本周北向资金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出,累计净流出金额为247.10亿元,为今年以来单周净流出金额第五高,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出128.90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118.20亿元。但结合本周的成交情况可以看出,北向资金净卖出的主要原因是买入力量大幅缩减导致,从卖出金额上看,较之以往,这也是较为普通的水平。

从持仓市值变动情况来看,数据显示,本周北向资金对32只个股的持仓市值减少超过5亿元,对贵州茅台、沃森生物、五粮液持仓市值减少金额居前。作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消费龙头贵州茅台遭北上资金持续卖出,自9月14日以来,已连续9天净卖出,累计净卖出345万股,约60亿元。

从本周行业资金流向来看,累计净流出1500多亿元,板块全部净流出。其中,信息技术板块净流出金额超450亿元,位居首位;工业板块净流出金额超300亿元,紧随其后;材料、金融、可选消费板块净流出金额亦较多。

今年以来,产业资本减持活跃。9月份以来,共有64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告,累计减持金额达到711.31亿元。同时,也有104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公告,累计增持金额为43.01亿元,即9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净减持668.3亿元。按照Wind一级行业来统计,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日常消费等热门板块是产业资本减持的“高发区”。

具体来看,产业资本减持宁波银行约1.29亿股,减持金额达到43.6亿元,为9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减持金额最多的个股,药明康德、美的集团、美年健康、山西汾酒、交通银行、桃李面包、卫宁健康、信维通信等减持金额均超过10亿元。减持金额前20只个股中,除宁波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其余18只均为医疗保健、消费、信息技术近期市场热门股。9月份有67家公司获得了重要股东净增持,其中上海电力、微芯生物、四川路桥、伟明环保、科创信息、深天地A、森马服饰、ST金花8只个股净增持金额超过亿元,显示出公司重要股东对公司经营的信心。

9月以来,A股持续震荡调整,公募基金也在调仓换股。Wind仓位测算的结果显示,9月以来3858只权益类基金平均仓位下降0.56个百分点至67.23%。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跌破88%,为87.92%,较月初下降0.32个百分点。

同时,三季度A股共有617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基金公司调研,其中9月以来有222家,较8月份减少140家。德赛西威共计接待144家基金公司组团调研,位居A股首位,紧随其后的是迈瑞医疗,共计接待112家基金公司调研,此外,珠江啤酒、歌尔股份、洽洽食品、宏发股份也接待了100家以上基金公司扎堆调研。被调研公司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化学品等五大行业。而从本周调研情况来看,最受机构关注的调研股集中在机械设备、化工等板块,建筑、电气设备、有色金属等也有不少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周期股和可选消费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三、买卖方观点


(一)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周期板块成基金重点关注领域

近来,A股市场一直处于震荡调整态势之中,不少投资者坦言后市难以判断。对此,部分公募基金偏向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对于经济复苏与流动性仍保持相对乐观,周期板块成为普遍关注的领域。

核心逻辑没有改变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当前外部冲击边际弱化,内部对冲力量预期增强,利好国内资产,债券继续动荡,但价值开始显现。权益方面,战术性的周期策略继续有效,不忘初心;战略性上,对科技板块不能过于悲观,或可考虑长远布局。海外冲击方面,海外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联储宽松预期不改,海外冲击边际弱化,市场的震荡有所平息,叠加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对科技进行扶持的强烈对冲,近期投资氛围相对良好。但是,也应当持续关注风险。

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指出,全球股市的调整行情尚未结束,海内外很可能都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选择观望。外部扰动因素是短期制约A股走势最主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欧洲的疫情似乎又有恶化的趋势,有关国家和地区又加大了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对海外特别是欧洲经济复苏产生不利的影响。欧洲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市场,欧洲经济复苏若受阻,对中国的出口也或多或少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与中国8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全面好于市场预期,对市场信心形成了较好的支撑,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力度和节奏出现了分歧。

华润元大基金表示,展望后市,驱动市场中长期向上的核心逻辑依旧没有改变。具体看,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复苏的势头仍在延续,企业业绩改善的预期进一步强化;宏观流动性将继续维持整体充裕格局,且多元资金加速入市的步伐不会停止;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将继续推进,A股市场将继续受益于改革带来的红利。

不必过分担忧流动性

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市场上总有观点担心货币政策因经济复苏而收紧。

对此,向威达表示,货币扩张最猛烈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货币扩张对风险资产包括股票估值的提升已经阶段性见顶,未来股价的上涨主要依赖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二季度经济快速复苏大大降低了货币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与紧迫性。虽然短期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强调去杠杆,但从更长期的视角看,未来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将逐步回落,货币政策更重要的任务是减缓经济增速回落的节奏,货币和信用持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从全球的角度看,欧美经济体对货币扩张的依赖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很难摆脱,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格局很难有实质性变化。投资者对A股的流动性环境不必过度担心。

魏凤春认为,8月中国经济在需求拉动下加速修复,顺周期、低估值的逻辑得以延续,投资和房地产链条也仍继续处于高景气阶段;可选消费景气度较高,服务性需求修复弹性较大,粮油食品销售增速持续下降,已低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将加速下降。具体来看,A股方面,近期内部利好预期将对冲外部边际弱化的影响,战术性配置的周期策略继续有效。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表示,近期中国经济复苏有序进行,海外的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优秀的国内企业有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目前主导市场上涨的因素仍然是流动性宽松,由于经济复苏较为强劲,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减弱。

华润元大基金认为,权益市场的投资价值依然较高,在整个大类资产类别中仍具备较高的超额收益。A股市场在经历持续调整后,预计后市继续大幅调整的空间有限,市场将在震荡中慢慢蓄势。

周期性板块存在结构性机会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分析认为,消费行业中长期将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由于医药和食品行业长期的增长潜力较大,板块中的白马股经过前期的调整后,估值逐渐回归合理水平。周期性板块存在结构性机会,工程机械和水泥的基本面相对较强。

向威达表示,综合短期与长期的因素,未来两个月A股和美股可能还是以高位震荡为主,建议投资者逢低重点关注机械、汽车、化工、建材、轻工、金融以及白酒等顺周期的低估值股票,同时从战略的高度逢低重点关注军工、与苹果产业链相关的消费电子以及游戏和光伏板块。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投资策略一是随着周期板块传统旺季到来,上游工业品需求有望出现周期性好转,叠加下半年国家加速基建发力,原材料在需求拉动下有望出现涨价预期,周期板块业绩有望改善;二是当前地方财政压力加大,非税收入重要性提升,“国企改革”概念板块值得关注;三是在疫情的冲击下,海外经济基本面不稳,各国政府货币超发有望对黄金等避险资产形成利好;四是地产后周期相关板块,年内地产竣工加速,物业、家电轻工等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增量。


四、热点事件

本节部分内容选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国常会提建设资本市场三大重点!放开外资战投A股政策信号明确

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围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出了三大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发挥部门合力加强监管,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

重点提到了“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等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政策将有望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助力A股企业做优做强。

“注册制落地后,企业数量供给增多,这对构建公平、透明和有序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关键利益相关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的信息是更多的,更需要对这些关键少数群体的行为进行明确规范,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促使关键少数群体专注主业,加强内控,而不仅仅是资本运作,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受访表示。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强化

具体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落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和责任,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推行内控规范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质量。

而在这一系列制度部署内容中,“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引发了市场广泛讨论。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各类吸引中长期资金、外资入市的政策出台,A股市场向机构化迈进已是大势所趋,机构投资者也在稳定市场、推动价值投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却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跃文便指出,机构投资者在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以后,对于公司事务拥有法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目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决策的态度不够积极,使得机构投资者不能很好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

此外,张跃文还提到:“由于部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小,二级市场流动性好,机构投资者更愿意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规避上市公司风险,导致机构作为外部监管者的职能缺失,部分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和实控人‘一言堂’的情况严重。”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监管机构应该对于外部股东参与公司决策做出更细致的制度安排。

在李湛看来,投资者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更关注短期收益,而战略投资者一般与企业共同成长,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机制,主要是鼓励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包括参与定增、非公开发行等,为企业带来长钱,并分享战略投资者在人脉、管理经验、资本等方面的经验。

“首先,要明确的是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大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就是促进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要平衡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大股东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多加强沟通。机构投资者要对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的本地化经验有充分了解,并思考自身经验在本土化应用上的适用性。”李湛进一步指出。

张跃文也表示:“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应当给予更多支持,建议考虑对基金、信托和保险等特定机构投资者的单一公司持股限制适当放宽,鼓励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等特定场合为投资者安排更多议事时间,上市公司对于改善和维护投资者关系应给予更多重视和现实支持。大股东、公司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都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制衡,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是上市公司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

外资战投A股放开

除了在建制度、强监管方面提出要求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具体内容包括: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健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发债等制度;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完善标准,简化程序,畅通渠道,健全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机制;严厉打击规避退市行为。

其中,关于“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放开外资战略投资A股上市公司的信号,引发了市场的讨论热潮。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龚小林指出:“此次有意放开上市公司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有利于倒逼相关基础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也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司治理的专业化、制度化及国际化水平。随着相关基础制度的逐步完善,预计相关案例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步落地,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商务部就曾对《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大幅降低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门槛。

在李湛看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约束企业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不过,在具体的执行方面,市场人士也指出,须充分考虑安全议题。

张跃文认为,外国战略投资者应当是对于上市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外长期投资者,战略投资者通常不仅给上市公司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技术、市场和其他重要商业资源。

“长期以来,出于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考虑,我国对于外资机构战略投资国内上市公司一直存有限制。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在充分考虑安全议题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外开放总体部署,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并给予其国民待遇,允许其参与上市公司战略投资,以帮助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更好融入全球化进程,有力抵御逆全球化的冲击。”张跃文表示。


 ---完---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