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茂周度观察(2020.10.18)

仇晓光、陈晓燊   2020-10-18 本文章323阅读

一、宏观要闻



本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涨跌不一,道指涨0.07%,纳指涨0.79%,标普500指数涨0.19%。纳指连涨四周,标普500指数和道指连涨三周。欧洲股市则全线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1.61%。

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在疫情期间利润竟录得同比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美国银行股的业绩显示,自大流行使美国陷入衰退以来的几个月中,企业和消费者的表现出奇好。但同时财政刺激僵局也令投资者备感压力。谈判缺乏进展,在11月大选之前出台抗疫纾困财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已越来越渺茫。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在疫情纾困方案上进一步坚持相反立场,实际上扼杀了大选前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美国方面,美国10月1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89.8万人,预期为82.5万人,前值为84万人;至10月3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001.8万人,预期为1070万人,前值由1097.6万人修正为1118.3万人。美国9月进口物价指数环比升0.3%,预期升0.3%,前值升0.9%;同比降1.1%,预期降1.2%,前值降1.4%。

美国商务部周五报告称,美国9月零售销售环比增1.9%,预期增0.7%,前值增0.6%;9月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增1.5%,预期增0.5%,前值增0.7%。美国9月零售销售以三个月来最快的速度增长,优于分析师预期,这表明尽管面临越来越多不利因素,但第三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消费者支出仍强劲反弹。

国内方面,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随着猪肉价格高位回调,前期推动CPI走高的因素在减弱;与此同时,9月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中有所下行,也带动了CPI的回调。不过,刨除食品及能源价格,核心CPI仍在稳步恢复,多项服务消费价格温和回升,反映内需消费仍在持续修复。

9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若从同比增速来看,PPI似乎有所走弱;但是,9月PPI环比上涨0.1%,虽然有原油价格拖累,但工业品整体价格仍在温和恢复。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000亿元,预期17492亿元,前值12775亿元;9月M2同比增长10.9%,前值增10.4%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预期2.95万亿元。均好于预期。

二、市场动向


(一)市场热点

本周市场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总体展现反弹趋势。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本周多数板块表现较好。其中,银行、保险、医疗保健、汽车、能源等板块表现靠前,半导体、软件、房地产板块等表现靠后。

“今年将会是冷冬”是近期市场的备受关注的一个逻辑。煤炭股、热电、天然气、纺织服装等可以抵御“冷冬”的概念板块集体大涨。

近期,汽车板块的连续上涨,源于行业的强劲复苏。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9月汽车销量256.6万辆,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17.4%。其中,乘用车销量208.8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销量47.7万辆,同比增长40.3%,新能源汽车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67.7%,增速最为迅猛。

10月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但不少今年以来股价翻了两三倍的科技大白马如宝信软件、圣邦股份、隆基股份、信维通信等,却出人意料地突然下跌。有市场人士分析,部分科技白马股的下跌,可能正与基金“抱团”松动、部分基金调仓换股有关。临近年末还有两个多月,规模赛跑、业绩考核、基金排名大战即将“登场”。公募权益基金历年存在年末“保收益”现象,尤其对重仓高价股的基金来讲,在业绩排名战打响之前,为保住“胜利果实”,机构可能会“调仓换股”,提前“落袋为安”。而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三季报,资金在财报季对于业绩基本面会更为重视,基金可能会进一步减仓兑现前期涨幅巨大、业绩不及预期甚至没有业绩爆发点的股票,向基本面更好的公司集中。

截至到16日共有132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业绩预告,其中中小板593家、创业板281家、沪市主板315家、科创板133家。业绩增亏的有33家、续亏的40家、首亏的118家。也就是说,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约为14.5%。从已披露数据来看,除消费服务增速放缓外,其他板块增速均有上升。增速正向变动最大的是制造和科技板块,也显示出随着整体逐渐走出疫情,以及经济的逐步恢复,制造业和科技也比上半年更加向好。

(二)资金流向



北向资金本周只有四个交易日,仅周一出现大幅净流入,随后几个交易日出现小幅净流出态势。同时两融余额大幅提升,市场情绪较节前有所回暖。本周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格力电器,本周净买入金额为50.49亿元,其次是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净卖出个股中,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中国中免、牧原股份和平安银行,本周净卖出额超5亿元。

基金持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仓位呈现小幅抬升迹象。其中,基金对汽车、电气设备板块的加仓动作较为明显,银行板块的持仓比重也正从谷底回升。基金在7月之后不断加仓汽车股,至10月基金配置汽车行业的仓位增至2%;基金对电气设备板块也进行了加仓,持仓比例创近一年以来新高,至5.88%。基金的银行股仓位10月以来明显抬升。基金对部分行业的减仓迹象比较明显,明显减持了医药生物板块,当前仓位已从前期最高点时的18%左右降至13%左右。

三、买卖方观点


(一)中信策略:内外兼修,慢涨延续

国内基本面超预期改善会不断抬高市场底线;美国大选和美股修复的趋势日益明朗;IPO和增发减持对市场资金分流有限,不改变内外资金净流入的状态。预计本周公布的国内宏观数据将再超预期,A股的中期慢涨已经启动,并将持续数月。

首先,国内经济与A股财报预告数据持续超预期,基本面改善抬高市场底线。社融数据超预期,政策对宏观杠杆容忍度提高,宽信用继续支持基本面修复;外贸超预期且中期向好,短期订单转移有望长期化;预计即将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有望再超预期,而披露中的A股三季报盈利修复明显,不断消化结构性的高估值。

其次,IPO和增发减持在四季度分流的资金有限,内外资金预计将保持净流入。其中,IPO与增发减持对市场流动性的分流会逐步弱化;产业资本减持影响有限,不会改变市场方向;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下,北向配置型外资流入恢复明显,且可持续。

再次,美国大选和美股走势日趋明朗,外部因素对A股的扰动持续缓解。美股在逐步反映拜登当选的预期,同时,两院选举层面,民主党控制两院的概率也在上升;开放式QE框架下,预计美联储四季度实质扩表会提速,美元流动性会更宽松。内外兼修下,不断落地的超预期基本面数据消化结构性高估值,带动增量资金入市,催化中期慢涨。

配置上,建议继续关注顺周期板块和科技龙头;前者包括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弱美元的有色金属和化工,以及受益于国内消费修复的部分可选消费板块;后者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另外,还可关注“十四五”主题中市场认知相对不足的品种,包括产业政策相关的军工电子、信息安全、半导体和光模块;人口政策相关的母婴板块。

四、热点事件

本节部分内容选自Wind

(一)央行回应未来降息和降准空间:利率水平与当前经济基本面总体匹配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央行官网10月14日晚间公布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显示,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保持稳定,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是匹配的。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经济参考报:我想问一下孙司长,我们看到最新一次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表述有一些变化,近期LPR的利率连续几个月保持不变,我想问一下结合目前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四季度我们货币政策具体是什么样的导向?未来降息和降准的空间还有多大?

孙国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我国将成为今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当前,疫情对经济冲击的高峰已经过去,但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更加灵活适度,更加精准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主要通过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投放长期、中期和短期流动性,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三次降准,共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满足了银行货币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目前,从长期、短期、中期流动性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

关于利率水平。今年前四个月央行因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疫情冲击,前瞻性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带动一年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同步下行,并推动贷款利率明显下行。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保持稳定,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是匹配的。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完---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