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茂周度观察(2022.01.23)

君茂资本   2022-01-23 本文章313阅读
本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普遍下跌,道指跌4.58%,标普500指数跌5.68%,纳指跌7.55%,道指创2020年11月以来最大周跌幅,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2020年3月下旬以来最大周跌幅,而港股市场是全球少有的能够上涨的市场。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将不得不多次加息以抗击通胀的预期升温,令风险资产持续承压。同时,摩根大通、花旗等华尔街大行以及明星科技股奈飞的财报表现不及预期,这些权重股的走弱挫伤了市场信心。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2020年2月以来首次突破1%,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站上1.9%,为2020年1月来首次。有业内人士指出债市反映出美联储将采取更激进加息政策。
复盘二十世纪以来,美联储经历的三次加息周期:第一次加息周期为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加息背景主要是抑制互联网泡沫,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第二次加息周期为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加息背景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房地产泡沫。第三次加息周期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基准利率从0.25%上调至2.5%,加息背景主要是货币政策正常化。三次加息周期内,美股、欧股、港股以及新兴市场股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表明加息在短期内明显冲击股市,但难改资产长期向上趋势,而A股在这些时期内的表现则相对独立。
国内方面,2022年开局第三周,A股市场连续下跌,但大盘蓝筹股已开始反弹。北上资金本月买入逾400亿元,金融股成为重点加仓目标,呈现出越跌越买的态势。抗疫题材的内部资金陆续兑现,数字经济、能源经济等大题材也出现强分化,资金参与热情显著下降。在本周,A股市场内资与外资的操作呈现出巨大分歧。
根据沪深交易所规则,1月31日是创业板公司和其他业绩大幅波动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的截止日,这些公司的业绩预告将在下周密集发布。
经济数据方面,2021年中国GDP达1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第四季度增长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约合12551美元,突破1.2万美元。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中国央行超预期下调逆回购和MLF利率10bp。此后,LPR“降息”如期而至。1年期LPR报3.7%,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品种报4.6%,下调5个基点。这也是时隔21个月LPR两个品种再现同步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7天期、1个月期品种均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

君茂资本观点:近期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的表现各不相同,其运行逻辑各有原因。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领涨全球,主要是去年港股市场大幅跑输全球主要市场,尤其是各大互联网公司跌幅巨大,而近期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监管政策大概率不会继续收紧反而有可能会边际好转,因此反弹力度较大。 但是中期来看,港股市场仍然要回归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节奏和方向,其与A股、美股等市场持续背离的概率较低。
A股方面, 预期的波动仍然较大,春季躁动、稳增长等乐观预期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持续作用于股票市场。 从目前的中高频数据来看,1月份的宏观经济应该能够继续好转,但幅度不会太大,因此市场对春季躁动的预期也并不会强烈。在信贷、基建、地产等数据没有明显好转之前,估计市场情绪仍然是决定近期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 对未来的市场展望方面,我们认为“稳增长”大概率就是上半年不可忽视的主线之一,在宏观经济没有得到明显好转之前,稳增长政策仍然存在加码的空间,宽货币终将会带来全面性的宽信用。
美股市场近期下跌幅度较大,一是对美联储加息政策的提前反应,二是其经济景气度的回落。 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阶段可能类似于2020年底的中国,呈现由盛而衰的迹象。中美宏观经济周期的错位,可能会使得今年的股票市场运行较为纠结和复杂。从应对策略上来看,可能需要从中观或者微观角度去挖掘机会。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