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不是末日:你不了解的病菌史

李守强   2020-02-04 本文章378阅读

前言 

近期,湖北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神经。去年恰好读完《人类简史》和《枪炮、病菌与钢铁》,计划再读《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当真正遇到疫情,深感理性和常识的重要。笔者并非医学专家,但依然可以从常识和人类病菌演化简史看待此次疫情,获得理性与智慧,树立信心与勇气。

1

人类病菌始源:动物

从史前时代, 人类在演化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源自动物的人类疾病。 然而,豢养家畜和宠物是人类的天性,成群养殖的家畜为人类提供肉食来源,在农业时代亦是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宠物还有精神陪伴之用。

表1: 大型哺乳动物最早的驯养时间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大部分家畜驯化于欧亚大陆,这由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决定:面积大、生态复杂、拥有最多的大型食草哺乳动物,为人类驯化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此后,欧亚大陆率先进入农业社会,人口激增,密集聚居产生城市。庞大的人口又对动物豢养产生更多需求,这种人畜共存的环境一直延续至今。澳洲近年有一次人口普查,1,700多万人口,但是他们养了1.6亿头绵羊。全球每年生猪的产量高达12.5亿头,中国占比55%。以每个中国人每年平均吃6只鸡计,年需求量就有84亿只,这是惊人的!人类养殖的牲畜数量远超全球人口量——我们每天都在直接或间接与动物发生接触。


很多人接触宠物、家畜、野生动物而得到传染病,通常并无大碍,但有时会演化成严重的疾病。近代史上的人类杀手有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乱等,这些传染病都是从动物疾病演化而来。奇怪的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微生物,现在几乎只在人类中流行。 疾病一直是人类可怕的杀手,也是历史形成的关键角色。

2

病菌演化原理:物竞天择


1、魔高一丈:病菌也是为了生存


微生物和人类一样,也在不断演化,同样是物竞天择的产物。 病菌演化会选择繁殖效率最好的个体,借助宿主再传播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用数学表示为总共感染了多少人。 传播能力越强的病菌,产生的后代越多,在天择上就越有利; 最好的方式是坐等被送到下一个宿主体内,如吃进肚里,人类的习性也被病菌所利用。 如沙门氏菌是人吃了被污染的鸡蛋或肉类,日本人和美国人常见的线虫肉芽就是从生鱼片进入人体。


有些微生物则会搭上昆虫传播的便车,如蚊子、跳蚤、虱子、苍蝇等,都会在它们叮咬的唾液中伺机而动,传播疟疾、鼠疫、伤寒和嗜睡症;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 的微生物更加凶猛,它们会使受害者咳嗽或喷嚏,霎那间喷出一大群微生物,奔向新宿主; 天花 会通过皮肤上的疮疤直接将微生物传播出去; 造成严重腹泻的霍乱菌,会进入水源造成更多的感染; 狂犬病 潜藏在狗的血液中,使狗疯狂咬人,造成更多的受害者; 钩虫和血吸虫在前一个宿主的粪便中孵化,在水中或土壤钻入下一个宿主的皮肤。

这就是病菌传播需要的演化策略,也是使人生病的原因。

2、道高一尺:人类对病菌的反击战


一旦遭受感染,人体最普遍的反应就是发烧,这种体温调节源于基因控制。 很多微生物对温度异常敏感,体温升高是为了将病菌“烧死”。另一种反应是白血球等免疫系统开始作战、歼灭外来微生物;同时,在抵御过程中会产生抗体。过去的经验表明: 我们面对流行性感冒等,抵抗力有限, 痊愈后仍难免再感染;但对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今天已绝迹的天花等,由于抗体作用, 一次感染,终生免疫,这也是人类预防接种的原因。


有些微生物非常狡猾,会侵入我们的免疫系统,还会改变分子结构(即抗原),使抗体认不出来。 病毒持续演化,进行品种改良,每次都以不同的抗原卷土重来,这是近年全球性流行感冒层出不穷的原因。

总体而言, 人类在与动物、病菌的接触中,增强了对抗病原的能力。 因代代相传,大多数人群都可以抵抗某种病原的攻击。只不过因人种、基因不同,抗体能力不一:如欧美人对热带病菌大多难以招架,北欧人初临疟疾、肺结核时亦是如此。

3、人与病菌的缠斗:谁都无法脱身

微生物演化的结果是以人类的身体作为营养来源,一旦宿主死亡或产生抗体,只有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因此有些病菌演化出传播的伎俩,人体出现的病症就是传播的结果。 人类和病菌之间的演化竞技愈演愈烈,谁都无法脱身。

很多病菌并非为了杀死人类,因为宿主死亡对它们来说并无好处。因此,很多病菌过一段时间自然消弭,不久又卷土重来,尔后又消失无踪。 在现代医学兴起之初,传染病更为可怕,人类史上最恐怖的传染病就是流行性感冒,在一战末期夺走2,100万人的性命;1346年~1352年的鼠疫(黑死病)同样惨痛。


简单来说,传染病主要特征为: ①传播速率惊人; ②以“急症”的面貌出现,有致死风险,痊愈者可能产生抗体; ③只在人群中传播,随着治疗、死亡或康复,自然绝迹。

因此, 我们必须理性的认识到这样一个常识: 农业和城市的兴起,天然适合传染病发生,这也是现代人不得不承担的风险。 大规模家畜养殖,粪便、尿液作为肥料,城市人口聚居,使得微生物更加繁盛。现代交通(高速、高铁、航空)的飞速发展,成为微生物远征五湖四海的最佳途径。 美国因移民众多,更是微生物的大熔炉。这种潜在风险,从一万年前人类开始驯养动物时就已在演化。

表2: 动物带给我们的致命“礼物”举例


   4、你伤不起的野生动物


人类和动物的亲密接触,不知有多少微生物已侵入人体,但大多数都失败了, 只有少数经过“天择”的筛选,才得以成为人类疾病。 媒介的改变是一大关键: 一个微生物本来是靠某种动物传播,某天逼不得已可能会利用别的媒介。比如斑疹伤寒只在老鼠之间传播,媒介是老鼠身上的跳蚤,某一天这种微生物发现人类身上的虱子更好利用,便由老鼠转进人体。

猎人在剥野兔皮毛时可能得到兔热病,鼠疫来自沙鼠、土拨鼠、旱獭等啮齿动物。蝙蝠是众多病毒的自然宿主,随时等待新媒介传给人类1994年在澳洲,经由马传染给人类,变异为人畜共患的亨德拉病毒;1999年在南亚,经由猪变异为人畜共患的尼帕病毒;2003年在中国,由果子狸传播,即SARS冠状病毒。科学家在山洞里多种蝙蝠身上,发现多株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

3

理性和常识:我们终将战胜此次疫情


疾病代表演化的过程和微生物的适应能力。由于天择,微生物不得不适应新的宿主和媒介。 如巴西野兔身上的粘液瘤变性病毒曾袭击欧洲家兔,成为致命的传染病。 澳洲人将其引进解决外来物种——“兔满为患”的问题。 第一次,效果奇佳,澳洲兔感染后死亡率高达99.8%,农场主拍手称快; 但好景不长,第二年死亡率降为90%,最后更是创下25%的新低,要将澳洲兔赶尽杀绝已不可能。 问题就出在这种病毒的诡诈,完全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人类,更不是为了兔子。 演化到后来,毒性降低的下一代病毒就得以传播,更加繁盛; 不像第一代,虽毒性很强,但很快就会同归于尽。

人类的很多病菌,也是如此。

基于上述常识,我们来看此次中国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理性分析:①致死率低: 青壮年致死率几乎为零,30岁以下死亡为零,40~59岁病死率仅有0.2%; ②传染力强。 其中,湖北省内外病死率相差15倍: 省内医疗资源在过度恐慌下被挤兑,重症患者无法及时救治,或是致死率高的主因。

对比之下,美国疾控预防中心2020年1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10月~2020年1月,逾1900万美国人感染流感,约有18万人住院,至少1万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68名儿童; 随着流感的蔓延,这一数字预计还会上升。 即: 仅一个季度全美国高达5.8%的人群感染 其疫情严重程度等同、甚至超过我们。

病毒发展初期,人们可能会无视;而在爆发期,人们又会过度恐慌并且期待速胜。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因此,此次疫情虽然比较严重,但随着经验的提升,对症药物的发现,重症患者及早治疗,我们终会战胜疫情。

4

后记


当下,最重要的是回归理性,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长期防控策略,脱离当前的惶恐与无序。对我们个人而言,重视科学防护,远离野生动物,放松心态,是最好的防疫。 中西医均强调,情志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中医讲“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西方医学也提出,长期保持积极的情绪,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益身心健康。

对于投资而言,此时的市场恐慌,恰好是买入时机, 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的逐步恢复,我们终会走出疫情影响。如同我们君茂一直遵循的: “底部+恐慌=买入时机” ;当你听到知更鸟的叫声时,春天早已过去。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