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牛市退潮下的投资策略思考

潘亚军   2021-02-26 本文章339阅读

1

当前下跌的来龙去脉

疫情之后,经济不景气,叠加全球央行大放水形成的流动性泛滥,促使全球资金扎堆非周期和新经济等少数行业,催生了去年的局部牛市和核心资产泡沫。

随着注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疫情开始进入消退阶段,经济和社会生活正从低谷逐渐爬升,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也开始恢复,全球央行的水龙头也边际收紧。可以说,造成去年局部资产牛市的外因正在发生逆转。

这几天美国国债利率快速攀升,中国央行也时不时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小规模回笼资金,更被看做是流动性拐点的直接信号,这导致了已经异常拥挤的高估值核心资产出现了快速下跌。这期间又发生香港政府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利空事件,让空头情绪进一步加剧,助推了近期的市场下跌。

高估的非周期和新经济类资产更是首当其冲,相关个股在过去一周多就出现了大幅回调。以几个市场的代表性股票为例,贵州茅台、美团和特斯拉从高点分别回调了20%、25%和25%。
2

市场短期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

如果市场持续下跌,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两种连锁反应。

第一种是股民和基民之间的反应。之前在新经济类公司不断上涨时,股票投资者纷纷涌入非周期和新经济类股票,基金投资者纷纷涌入重仓非周期和新经济股票的基金,基金又拿着新募集的资金继续买入上述股票,使得趋势不断加强。而当股票下跌、基金净值下跌时,羊群效应又可能促使上述投资者反过来抛售和赎回这类资产,这会让下跌的时间过程更长和幅度更大。

第二种是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连锁反应。这种投资者在美股市场比例不小,在港股市场也有一定比例。当市场连续下跌时,程序化交易可能会陷入一致性抛售陷阱,进而加剧市场的波动和下跌,甚至造成流动性枯竭,2020年3月就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以上两种情况,均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并不发生,因此需要保持观察。 即使发生也只是阶段性现象,正如2020年3月份的恐慌一样,它们总会过去,回归正常状态。
3

立足于三种机会

1、少数真正的成长股

应当说,当前非周期和新经济类核心资产确实存在泡沫,这些泡沫应当被挤出,挤干净后会变得更健康。但这其中也会有极少数公司拥有极强的成长性,我们可称之为“真正的成长股”,这类公司并没有泡沫,虽然它也会随着股市下跌而回调或剧烈动荡,但由于其业务不断取得进展,其内在价值上升得更快,因而可以穿越牛熊。

2、去年因受疫情影响而被抛弃的其他核心资产

当下并不是所有股票都有泡沫,有些核心资产的价格还在低位。当前,在食品饮料、医药和TMT等行业处于历史最高估值水平的同时,银行、保险、地产、水泥、有色等偏周期类资产的估值却处于历史最低区间,这些周期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也属于核心资产,只是去年受经济和疫情影响而被市场忽略了。

一部分资产在估值最高位,另一部分资产却在估值最低位,这是过去市场齐涨齐跌格局下很少出现的现象。另外,机场、酒店、家电等周期消费行业,以及港股教育为代表的部分消费服务业,其估值则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长期前景也不错。随着经济恢复,低估值的周期类核心资产和中等估值的周期消费类核心资产都有望实现价值回归。

3、过度杀跌后的投资机会

此次非周期和新经济类核心资产领跌,是市场对这些涨幅过快及估值过高股票的合理修正,是市场机制在进行自我调节的一部分。尽管有泡沫存在,但整体市场并不存在2008年和2015年那样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这些核心资产的质地确实优良,如果下跌幅度过大,其投资价值又会凸显出来,进而形成新的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君茂团队认为前两类机会都是当下可以把握的,第三类机会则是可以等待的。虽然未来上述三类资产都可能持续波动,甚至会很剧烈,但 波动本身并不是风险,规避波动也不是投资的最主要任务。市场中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不超过总数的20%,而真正长期创造巨大价值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3%,如何找到这些最优秀的企业并做到耐心持有,才是投资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们能做的唯有不断上下求索。

 ---完---

一键咨询